乐鱼网com首页

专家视点 段德罡、丁春梅:让乡村成长在它的历史延长线上

来源:乐鱼网com首页    发布时间:2024-12-20 19:29:23

  扎实推进乡村文化遗产的研究与活化再利用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重要任务,就是挖掘、保护蕴藏其中的优秀文化基因,并积极地在当代和未来的乡村建设中加以弘扬传承、转化发展。对于乡村遗产,要坚持“活态”继承,让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价值得到保护的同时促进乡村与时俱进的发展,使其成长在历史延长线上。

  (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分会副主任委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陕西省村镇建设研究中心主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乡村是经过漫长的时间发展而形成的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的运行逻辑和成长规律,空间环境是体表、群众是骨架、产业是血液,文化则是其灵魂。乡村文化是世代村民在经历了漫长的生产实践过程沉淀下来的,他们创造出属于乡村自己的独特性。

  广袤的乡村遍布于中华大地,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中,正经面临着严重的传统丧失的问题。从乡村文化遗产的视角看现代化背景下的乡土中国,“集体失忆边缘的乡村”是当下的现实状态。改革开放后,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逐步健全,历史背景和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等国家工程已将形式多样的乡村遗产纳入保护的范围,并为全社会认知乡村遗产的价值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纳入保护名录的村庄只是构成国土空间肌理的很少一部分,更大范围没有“法定身份”的普通村庄同样具有一方水土特色、经历时间演变、有历史背景和文化积累,尽管没有官方认定,但却潜藏着丰富的地方知识、乡土技艺、情感认同和文化传统,这些普通村庄的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本面,这些普通村庄的文化遗产保护亦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老百姓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乡村现代化”的蓝图。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目标的乡村建设,可以解读为村庄发展与建设要

  ,符合中华民族“和合文化”的深厚内涵,如何挖掘乡村民间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要求我们深入思考。

  借鉴《关于乡村景观遗产的准则》定义,乡村文化遗产包含生产性土地、水体、植被、聚落、基础设施、交通和贸易网络等物质文化遗产,和相关的文化知识、技能、手工艺品、传统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1]。乡村文化遗产既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文化多样性和文明间对话的载体,更是全球可持续发展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2]。一直以来,学界对乡村遗产保护的态度是突出遗产价值和生命延续,

  因为静止的传统只能作为文物、史料供人们考证、缅怀,只有活着的传统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引导世人宁静而祥和地活着。习在河南省新县田铺大塆考察时强调,“发展乡村旅游不要搞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因此,现阶段的乡村建设,应通过对村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入挖掘和解读,对乡村空间环境、农房建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的创造性设计发挥积极影响,让乡村文化遗产的价值指引现代乡村生活,服务于乡村产业的发展,服务于乡村居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而激发村民的主体意识,激活村庄的内生动力,实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目标愿景。

  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到“美丽乡村”至“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国家倡导乡村建设应注重从“形”到“魂”、由“外”及“内”、推“物”及“人”的转变,逐步从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等“硬件”的建设,转化为推进“人”的现代化和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应更注重精神文明、文化传承、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等“软件”的建设。但当前乡村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村庄建设混乱、风貌雷同、缺乏文化渊源;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滞后、缺少特色;村民对文化遗产认识不足、缺乏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传统礼俗规范逐步瓦解、治理涣散阻碍村庄发展等。陕西省村镇建设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多年来致力于中西部地区的乡村建设和发展,将乡村文化传承嵌入乡村建设之中通盘考虑,通过多年的陪伴式乡建探寻以文化融合、适度干预、现代植入为核心的乡村营建理念,以村民为主体,结合时代要求传承赓续乡村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建设现代化乡村。

  ①。在村庄规划过程中,将“产业策划”作为前置性内容,为产业发展配置现代化空间和设施,充分尊重地方文化特色,深度挖掘村庄的资源禀赋和文化内涵,做好产业培育和产业运营,发展为村产业。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五泉镇的王上村,因隋文帝杨坚与独孤皇后合葬的陵墓泰陵坐落于此,使得村庄具有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底蕴。猕猴桃是王上村的主导产业,种植规模化且品种优异,然而由于采用传统的种植和零售方式,多年来发展受限。中心在王上村的产业发展实践中,借助泰陵遗址的影响力与文化价值,依据村庄产业发展需要创立“隔壁老杨”这一富有文化创意的产业品牌,提升了猕猴桃的产品附加值。“隔壁老杨”的创立激发了村民的品牌意识,随后创立了“泰隋皇”等品牌,并增加销售蜂蜜、猪肉等多种类型农产品,持续推进村庄产业良性发展。村民们逐渐意识到对文化遗产的利用方式不是简单粗暴的“开发”,而是要利用其知名度为乡村产品提升附加值。

  节俭是中国乡土社会倡导的传统美德,在现今的乡村建设中“节俭”的美德同样值得传承和发扬。传承传统不是完全遵循祖训,而是要发扬对当前营造家园记忆发挥积极作用的乡土精神,让百姓有所体会与感受。在乡村建设实践中,中心运用“建筑废料资源化、建设材料乡土化及弃置器具记忆化”等路径方法,在功能性空间建设、景观性空间塑造等空间建设中就近就地消解各类建设废料,延续乡村空间建设的乡土特质,留住乡土韵味,彰显乡村本色。同时,引导村庄匠人回归工匠精神,利用普通乡土材料的特性,通过精细化的设计与建造呈现出高品质的空间,使最简单的材料获得最有尊严的呈现。在甘肃省临洮县三益村乡村建设过程中,驻村规划师与匠人师傅们利用收集的废弃混凝土块、瓦片、石头,以及村民自愿贡献自家闲置的瓦罐器具等,一起出谋划策建造村庄的挡土墙、广场、景观小品等,通过现代化设计手法让村民认识到普通的乡土材料、废旧材料同样可以创造出适用的、美的人居空间,从而潜移默化地转变村民的思想意识,让村民重拾节俭的美德,逐步认同并自主传承民间传统文化。在陕西省杨陵区的乡村建设中,驻村规划师与匠人师傅们将不同颜色、不同形态、不同类型的砖,经过精心的排列组合设计,通过旋转、凸凹组合等砌筑手法,营造出一面面虚实变化、肌理独特、砖影流动的墙体,既富裕传统意境,又不失现代气息。通过参与村庄建设,使匠人师傅们对“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认识到做好乡村建设,须从砌好一匹砖开始……

  在村庄规划建设中,通过共同缔造提高村民参与村庄建设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升村民专业知识、培育村民实践技能,增强村民的文化身份认同,培育村庄的自主发展动力。位于秦岭北麓的抱龙村依抱龙峪而建,是一个环境幽美、山水雅致、民风淳朴的村庄,因抱天子出峪的传说而得名。在抱龙村的乡村建设中,村干道中段因道路与农田高差大经常发生事故而需要砌筑一堵防撞墙,团队在方案设计中与秦岭山脉相呼应,用延绵起伏的山势为创意设计了防撞墙,在向村民征集意见时,有村民惊呼道:“我们抱龙村一直没有龙,这堵墙蜿蜒曲折,形若祥龙,这不就是我们抱龙村的龙吗?”村民们纷纷赞同。大家都参与到龙墙的砌筑中,有村民提议土地庙一头为龙头,大杨树一头为龙尾,龙墙在村民们热火朝天的“竞赛”中砌筑完成,抱龙村从此有了龙,弥补了村民对“抱龙无龙”的遗憾,也形成了村庄的文化载体,让抱龙村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通过龙墙的砌筑,反映了村民对村庄历史文化的尊重与认同,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和家园意识,也为抱龙村的未来创造了当代的历史。现今村民们都会自主的守护龙墙,会因外来游客放脚在龙墙上休息而上前制止,很小的细节足以看出村民对于他们所创造的文化图腾的珍视。

  将文化遗产保护融入现代乡村生活,是促进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

  乡村在发展,乡村文化传统也应应时而变。一是要拓展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维度,更好地服务于村民。二是要活化利用建成环境及建筑遗存,在保持整体格局、典型外观、典型构建的基础上进行有机更新设计,植入现代生活所需的功能。三是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将传统文化习俗、技艺等融入现代生产生活。通过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人居环境的建设,在保留乡土记忆的同时延续传统精神,推动村民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的现代化。

  没有乡村文化的认同与自信、就没有乡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更没有真正的乡村振兴。文化遗产为村民认同的重点是发挥其经济潜能,实现经济与人文深层次地融合,打造文化与产业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使村民真正享受到文化遗产带来的红利,从而激发村民主体和文化自觉意识,做出对乡村文化遗产的正确价值判断与评价,从而形成理性的文化遗产保护态度和文化认同理念,进而树立起乡村的文化自信,建立起地方的文化自豪感。

  乡村文化遗产在各个时代不断被影响、阐释和重新使用,“延续性”是其在当下及未来得以传承发展的关键。“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文化遗产保护要求我们不断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新理念和新方法,适应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趋势,挖掘并提炼乡村文化遗产的精神标识和当代价值,处理好传统、当代和未来的关系,将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理念和创新方法融入“乡村现代化”的建设实践,实现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民族与世界之间的衔接和融合,创造属于当代中国乡村的文化,使今天的乡村优秀文化是我们赠予未来的遗产。[基金项目: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三“传统村落乡土建筑改造利用适宜性关键技术”(2020YFC1522303)]

  本文节选自中国文化遗产杂志《笔谈:遗产活态保护传承与乡村可持续发展》,全文刊登于《中国文化遗产》2023年第5期 专题“文化遗产赋能乡村振兴” P7-31。

热门新闻 | NEWS

乐鱼网com首页